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的“宁波解法”
- 发表时间:2025-08-27
- 来源:网络
- 人气: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已经成为城市治理一大难题。据宁波市公安局和消防部门透露,2021年至2024年1月底,宁波累计发生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543起,且九成以上电动自行车火灾由充电引发。
为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之危,宁波连续两年将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列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在去年建成1万个充电驿站的背景下,今年宁波将继续建设1.2万个。除了硬件提升,宁波还推出了一套电动车规范充电的组合拳——发布地方性法规《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规定》,并建成地市级智能物联监管平台。此外,宁波还尝试通过技术手段,科学管控飞线充电、电动车上楼等高风险行为。
万座充电驿站,如何有效管控火灾隐患?针对量大面广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规范治理中,如何做到疏堵结合?治理监管工作如何从事后延伸到事前、变被动为主动?
“以前小区充电不方便,只能每次算准时间在公司充电。”去年底,小区门口有了充电驿站以后,家住宁波市宁海县西溪庭园的罗海,省去了一件麻烦事。
罗海所在的小区有400多户居民,因地处城乡接合部,便捷的电动自行车几乎家家必备。充电资源紧张,就连地下车库也接进了充电口。去年,第一批充电驿站选址,小区成功入选。“有了充电驿站,居民充电方便了,我们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充电起火了。”小区物业经理杨丹阳说。
宁波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540万辆,相当于每两个人就有一台。“因为三元锂电池会以剧烈燃烧方式释放化学能量,部分电动自行车电池着火是喷射状的,常规手段很难扑灭,也容易引发火势蔓延。”宁波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处处长严小敏说,电动自行车在楼内充电,甚至入户充电,极易引发火灾。
不让居民在楼内充电,就要先解决“去哪里充”的问题。“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全市充电接口缺口达30万个。”严小敏说,要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建设安全性高的充电场所是第一步。
为此,宁波把新老建筑的充电设施建设要求写入地方法规,并制定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停车场所设计技术细则》,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建制度、立标准。
和室外燃气管道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米、与相邻建筑外墙的门、窗、洞口等开口部位的间距不小于2米、与相邻建筑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5米……在技术细则中,对既有建筑改造充电驿站做出了明确的限定,对新建的充电驿站则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4年,宁波首次将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当年宁波共完成1万座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建设,每天可为30万辆次以上电动自行车提供安全充电服务。今年,这一民生实事继续推进,将再建设1.2万座充电驿站。宁波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3万座充电驿站30万个充电口,补齐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缺口,为规范充电打下硬件基础。
在小区门口的充电驿站停好电动自行车后,家住西溪庭园的杜世光熟练地接上充电器,掏出手机扫码支付一块钱费用后,充电驿站的电子计费屏开始实时显示充电剩余时间。“我的电动车一般两天充一次电,每次1元基本就能充满了。”杜世光说,这个充电驿站的充电费用,除了0.558元/度的电费之外,还有0.442元/度的服务费。
相比充电费用,家里有两辆电动自行车的他更在乎充电驿站带来安全和便利。“原先在地下车库充电,安全隐患比较大,如果着火容易把汽车烧掉。”指着充电驿站的灭火器材和消防隔离挡板等设备,杜世光说,有了充电驿站,就算电动自行车着火,也能避免火势外延。
“我们通过隐患热力图、人口密度图、配电设施图‘三图叠加’,实现精准选址,确保需求最高、安全隐患最大的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外来人口集中区域等率先布局充电驿站。”负责该点位维护的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室外独立的充电驿站建设,实际上是为居民楼和公用空间划出了一条安全红线,避免小火灾引发大事故。”严小敏说。
“居民楼里飞线充电非常危险,一不小心整个楼都要着火,是要好好管一管。”近日,看到家门口一户居民私拉电线充电行为被执法人员处罚,回想起前几天新闻里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家住镇海区蛟川街道炼化社区的刘阿姨对记者说。
540万辆电动自行车,就是540万个移动的风险点。面对量大面广的电动自行车,要根治危险充电行为,硬件建设只是基础,一套精细化治理组合拳才能起到“治本”之效。
立足标本兼治,2023年宁波制定专门的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小快灵”法规——《宁波市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将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根据消防部门统计,电动自行车电池热失控、充电器型号不匹配、长时间充电、电气线路松动、改装增容电瓶组等,是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主要原因。
此次立法中,针对此类行为进行了规范。如《规定》明确禁止:在建筑物的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影响消防通道畅通的区域充电;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充电;使用改装、破损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池、充电器充电。对于违法充电行为,《规定》明确“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有了这个规定,电动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危险行为治理,就能有法可依。”严小敏说,《规定》实施以来,宁波共检查发现、督促整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超12万条,查处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行为近3万起。
供电公司联合消防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知识普及。 通讯员 胡云杰 摄
疏堵结合,宁波更通过技术手段防范违规充电行为。近日,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千户万灯”社区服务指挥平台上,跳出一条警示信息:“疑似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原来,是智慧物联电表检测到宁波慈溪市浒山街道东山社区一户居民用电异常。该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消防部门后,经现场核实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根据消防部门提供的火灾隐患较大的老小区清单,我们定向轮换了几百个智慧物联电表,系统监测一旦发现有电瓶车入户充电的异常预警后,会将疑似入户充电的时间、地址发送给消防部门。”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3月以来,已监测到32户充电异常警示,经现场排查确认均存在入户充电问题。
在城市楼房中,电动自行车进电梯这一封闭空间的安全风险尤其突出。在宁波余姚的一些居民楼电梯里,一旦发现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就会发出“禁止驶入”的语音提示,同时,电梯门也被限制关闭。“有了这个装置,我乘坐电梯放心多了。”家住宁波余姚凤山街道世纪豪庭小区的住户李慧生由于年事已高,每天上下楼都依赖电梯,电梯增加的新功能,让他直竖大拇指。
“通过加装物联智控设备,在加强电梯安全运行监测的同时,可以将电动自行车拒之门外,防范火灾风险。”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宁波将稳步推进1.48万台10年以上住宅电梯加装物联感知设备和电动自行车梯禁系统。
“还好系统预警了,不然真着火麻烦就大了。”回忆起前段时间的遭遇,宁海县九倾雅苑小区的张先生还心有余悸。当时他的电动自行车正在楼下的充电驿站充电,不想却触发了后台的预警。“原来电池老化了,系统识别出来存在充电安全隐患。”心生后怕的他,赶紧更换了使用多年的老电池。
“充电驿站建起来后,拉线充电、楼道充电的都少了,而且有什么问题后台就能知道,我们安心不少。”九倾雅苑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徐亚莉说,作为安置小区,小区入住的500多户居民中,几乎家家都有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一直是他们的心头之患。该小区也被作为宁波全市充电驿站建设示范点,小区的充电驿站在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基础功能之外,还具有全感知监控、防火隔断、智能断电、烟雾报警等十大安全功能,可采集电流、温度、充电时长等18项参数。
“除了更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还可以提前预防并终止危险充电行为。”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里的充电设施全部接入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云平台,实现前端充电驿站现场数据采集,后台数据监测、分析、控制。通过智能微断精准控制,异常情况视危险级别分三级实时预警,能及时识别过充、短路、漏电等充电故障,还能通过AI算法,识别“非标电池”“违规改装”等隐蔽风险,变“事后扑救”为“智能阻断”。
在宁波能耀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大屏幕上,地市级智能物联监管平台——宁波市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云平台,实时展示着全市接入充电驿站的分布和运作情况。该平台由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下属电动汽车及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成立专班联合开发。平台全量采集充电驿站的站点信息、设备状态、充电数据、订单记录及告警信息等多维度数据,并整体嵌入城市安全运行在线平台,实现运营设备和企业“一网统管”。目前,平台已接入充电驿站建设运营企业31家,接入充电接口超7万个。
“你看,雷达图显示这个充电驿站安全评级是66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安装烟感等设备,安全预警能力不足。”宁波能耀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凡说,平台上可以看到每个接入站点的基本信息和运营监测情况,还能对站点进行异常分析和安全分析,消防等监管部门可以实时掌握充电驿站的运行情况,有序高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此外,平台也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后续充电驿站建设和引导充电服务提升。“比如充电次数和充电量都特别高的站点,可能就存在周边充电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充电资源建设。”李凡说。
据统计,从2024年初以来,宁波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44起,同比下降51.83%。其中,室内电动自行车火灾48起,同比下降了59.32%,每月每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从之前的4起,下降为1.97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火灾事故风险明显降低。
电动自行车充电是关乎千家万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频发的充电火灾事故以触目惊心的方式警示我们:充电安全已成为群众急难愁盼的急迫现实问题,需要以底线思维做好精细治理。
充电安全事故所暴露出的治理短板,反映了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与新型城市安全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精细化治理是破解充电安全难题的关键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构建“制度保障+技术手段+硬件建设”的完备体系。
制度保障方面,宁波充电安全的“小快灵”立法模式具有示范价值。这种立法创新既解决了“无法可依”的困境,又避免了法规“沉睡”的尴尬;技术手段方面,高等级技术赋能显著提升了治理效能。宁波打造智能物联监管平台等技术应用,不仅增强了执法效果,更重构了风险防控的时间轴——将治理关口前移至火灾发生前。
硬件建设方面,采取渐进式建设策略,在空间布局上,采用需求导向的精准选址机制,3年建设3万个充电站,确保资源投放与风险分布相匹配。在功能设计上,强化防火隔离、智能断电等安全性能,提升设施的本质安全水平。这种硬件建设思路既满足了基本充电需求,又构建了物理层面的安全屏障。
宁波实践揭示了现代化城市风险防控体系的转型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在治理逻辑层面,实现了从事后响应到前瞻干预的范式转换,通过预防性治理机制将风险消解于萌芽状态;其次,在治理技术层面,完成了从人工巡查向智能研判的体系重构,为破解充电安全领域的监管失灵提供了技术方案;最后,在治理效能层面,达成了从运动式治理到法治化建设的质变飞跃,通过长效机制保障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这种治理范式,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在实践层面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对于破解超大城市复杂治理难题具有示范价值。
- 2025-08-27『官方』浦东唐镇保利天奕(2025房价)楼盘百科-保利天奕最新情报
- 2025-08-27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的“宁波解法”
- 2025-08-27哥哥教我作业突然c我韩剧
- 2025-08-272025年7月亚洲(中国)长租公寓发展报告
- 2025-08-27别揉我奶头啊一区二区三区
- 2025-08-27欧美性爱五月 MBA智库
- 2025-08-27事故警示“临时放放”的杂物会堵住逃生路
- 2025-08-27际华集团(601718SH))中标国家消防救援局重大采购项目金额51亿元
- 2025-08-27玖玖在线视频视频
- 2025-08-27南部县火车站物流仓储中心建设(中国供销·云月国际冷链城)二期消防设计审查意见公示
- 2025-08-27南部县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消防设计审查意见公示
- 2025-08-26免费观看午夜性大片免费观看 MBA智库
- 2025-08-267013(2024已更新(微信小程序)
- 2025-08-26铃木一砌 - 铃木一砌官方老版本下载V
- 2025-08-26华侨城空港国际小镇新房周边配套-优惠
- 2025-08-26中国销量第一!探秘九牧智能马桶持续领跑的成功之道
-
火灾自动报警器
当探测到烟雾或温度异常时,自动发出警报声,提醒人们及时疏散和应对。九游娱乐的火灾报警器通过国家消防认证,采用先进的探测技术,灵敏度高。 -
应急照明灯具
用于火灾或紧急情况下的照明,九游娱乐的应急照明灯具具备高亮度、长续航时间等特点,适合安装于各类疏散通道,确保安全。 -
九游娱乐-平台官方
岗亭,英文名字为Watch House,字面理解就是岗哨工作的小房子。在车场管理中,岗亭常常也称之为收费亭,是停车场管理人员收取停车费的工作场所,除此以外还可用作小区保安门卫值 -
消防水带箱
专门存放消防水带的专用设备箱,具有防潮、防尘功能。产品采用优质钢材制造,箱体坚固耐用,保证水带在紧急时能够快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