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集团)官方网站

上海升级社区微型消防站如何提升战斗力守护火灾救援“黄金10分钟”?-九游娱乐(集团)
专业从事消防设备销售、维护、工程设计及咨询培训的高资质企业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消防安全解决方案

服务咨询热线:

13255869622
当前位置: 主页 > 九游动态 > 常见问题

上海升级社区微型消防站如何提升战斗力守护火灾救援“黄金10分钟”?

  • 发表时间:2025-08-27
  • 来源:网络
  • 人气:

  今年7月初,徐汇区康健街道某社区,一楼居民在庭院堆放的杂物起火,楼上邻居发现火情后立即报警。不到两分钟,一辆消防车载着5名队员到达现场;约4分钟后,明火全部熄灭;总用时不到8分钟,火烬、易燃物全部处置完毕。随着烟雾散去,火情危机彻底解除。

  在这起火警中,迅速到场、快速灭火的,不是大家熟知的“国家队”(国家消防救援力量),而是一支新兴社会救援力量,来自康健街道微型消防站的队员。

  “如何参加九游娱乐的社区活动?”

  如今在上海,像康健街道这样具备 24 小时值守、专业作战能力的 “升级版” 社区微型消防站,已在徐汇、虹口、闵行、黄浦等区落地生根。它们不是国家消防救援力量的“替代品”,而是守护社区消防安全的“先行者”——用3分钟到场的速度,抓住初期火灾救援的“黄金10分钟”。

  上海为何要升级建设社区微型消防站?非“国家队”人员的灭火救援能力,能否保证实战效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全市多家已经投入实战的升级版社区微型消防站。

  “如何参加九游娱乐的社区活动?”

  走进桂林西街47号的康健街道微型消防站,很难将这里与传统印象中“摆着几个灭火器”的微型消防站联系起来:装备器材库、应急救援车库、宣教中心等功能区一应俱全,还配备了接入市消防救援局指挥中心的接处警终端。

上海升级社区微型消防站如何提升战斗力守护火灾救援“黄金10分钟”?(图1)

  这个微型站于今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共有15名队员,其中12人为常态化执勤力量。从站房建设到薪资保障,这背后是相当的财政投入。

  为何要“花大钱”升级建设微型消防站?对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来说,其中既有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的现实需求,也有增加城市安全韧性的战略需要。

  国家消防救援力量不足,是首当问题。来自上海市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 198 个城市消防站,平均每个站的责任区面积达 27.8 平方公里——这一数字远超《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 “消防站责任区不宜大于 7 平方公里” 的规定。

  “像徐汇区康健街道,过去仅靠漕河泾消防救援站覆盖,最远的小区距离消防站有七八公里,遇上晚高峰堵车,消防车很难在10分钟内到场处置。”市消防救援局有关负责人直言,国家消防救援力量的“覆盖半径”,在超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交通状况面前,逐渐“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居民火灾数量逐年增多,“小火大灾”占比居高不下,初期火灾消防救援压力增大。以2023年为例,全市居民小区火灾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41.9%和90.4%,是火灾数量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场所。其中,过火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小火”达到6908起,占居民住宅火灾总量的99.1%。尤其是冬春季,小火亡人事故频发,成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居民家里没有易燃易爆品,初期火灾蔓延慢,10 分钟内是扑救黄金期。”一名消防救援专业人员解释,可往往就是这10分钟,成了 “救命的关键,也是救援的难点”。通过布局建设微型消防站,组织更多的社会专业消防力量缓解“国家队”的压力,成为完善超大城市消防救援体系的关键。

  也正是基于这一现实,2024 年上海将 “建设 150 个社区微型消防站” 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上半年,这批微型消防站已累计出动9348次,其中4862次早于国家消防救援队到场,营救被困人员16人。

  “上海的城市形态复杂,有高层住宅、老旧小区,还有农村自建房,消防救援不能‘一刀切’。”在专业人士看来,微型消防站的价值,不仅在于“补位”国家救援力量,更在于适配不同区域的消防需求。

  据介绍,社区微型消防站选址优先考虑在距国家消防救援站较远、居住人口较多、房屋建筑耐火等级较低的住宅小区及周边区域,并根据保卫对象不同,灵活配置相关消防车和器材装备。例如,区域内道路非常狭小的,就要配置小型化的水雾消防车,甚至配置一些电动自行车携带灭火器到场处置。

  黄浦区小东门街道,是上海老城厢的典型代表,“二元结构”特征明显:沿街地段高楼林立,马路宽阔;而背街小巷则以平房为主,居民家里多是木质结构。

  “过去消防车根本开不进来,只能靠消防员扛着水带跑进去,耽误不少时间。” 小东门街道社区微型消防站站长俞麟说,现在微站就建在旧里待拆迁区域内,配备了 1 辆小型四轮电动消防车和 10 辆两轮应急救援电动车。“电动车能钻小巷,队员带着灭火设备5分钟就能到任何一户人家。”

  虹口区中部地区聚集了曲阳商务中心、百联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体,还有数十个高层居民小区。过去,这里仅靠北外滩、虹口两个常规消防救援站支撑。现在,新落成的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微型消防站和曲阳路街道社区微型消防站,则将救援半径明显缩短。

  今年4月28日21时03分,川北微站接警称某高层居民住宅有浓烟。21时04分,微型消防站1车4人出动。21时09分,微站队员到场侦查发现,现场有浓烟伴随烧糊的气味,进入室内后发现厨房灶台上的锅子正冒出明火,微站队员立即关闭燃气灶,用锅盖盖上锅子灭火,并用湿毛巾包裹,放至室外过道处。随后,微站队员再次勘察现场有无其他隐患,最终明确现场仅有锅子燃烧,无人员伤亡。21时16分,微站队员登车归队,全程耗时13分钟,其中处置时间仅10分钟。

  类似救早、灭小的应急救援已发生多次:欧阳路501弄某户总电闸配电箱起火,欧阳微站配合消防救援站耗时9分钟快速处置;大连新村幼儿园马蜂窝恐伤儿童,川北微站顺利拆除完成社会救助类救援;曲阳微站协助消防员为被锁屋内居民破门……目前,虹口已建成4个升级版社区微型消防站,救援半径缩短到1公里,平均到场时间为4.58分钟。

  而在闵行区新虹街道,云霞绿地微型消防站则走出了 “复合型” 建设的路子。640 平方米的站房里,不仅有灭火救援装备,还融入了 “一网统管” 数字平台和消防宣传体验区。“我们辖区有 10 个居民小区,还有虹桥天地等商业体,平时除了出警,还会组织居民来体验 VR 灭火、模拟逃生。”

  “建一个站容易,让站里的人能打仗、打胜仗难。”市消防救援局有关负责人坦言,上海建设微型消防站的核心,从来不是 “凑数量”,而是 “提质量”。

  从硬件配置到人员选拔,从日常训练到机制协同,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 “能快速处置初期火灾” 的目标展开。

  过去,上海不少社区的 “微型消防站”,一定程度上是 “消防器材箱” 的代名词——一个铁皮箱里放着灭火器、水带,由社工或保安兼职管理,“平时没人管,着火了找不到钥匙,找到钥匙也不会用” 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今的升级版社区微型消防站,早已摆脱了“简易”标签。根据标准,新建社区微型消防站站房面积不小于 170 平方米,必须设置值班室、备勤室、器材库,满足 24 小时值守需求;车辆方面,至少配备 1 辆具备灭火能力的小型车辆,针对不同区域特点还会量身定制:道路狭小的老旧小区配小型水雾消防车,水源匮乏的农村地区配水罐消防车,高层密集区域则加强破拆、救生器材配置。

上海升级社区微型消防站如何提升战斗力守护火灾救援“黄金10分钟”?(图2)

  在曲阳路街道微型消防站的装备间里,除了常规的水带、灭火器,还有液压破拆工具组、空气呼吸器。站长王聪聪说,这些装备都是按 “国家队”标准配的,“既然要处置初期火灾,就不能比国家队差太多,不然到了现场也没用。”

  初期火灾处置窗口期短,必须保证随时有人、随时能出警。35 岁以下,能接受 24 小时值班,还要通过体能、技能考核——这是上海社区微型消防站招录全职队员的基本要求,若具备 2 年以上一线消防战斗员经历,年龄可放宽至 37 岁。

  康健街道微型消防站的15名队员中,有 12 人是常态化执勤力量,分成 3 班,每班 4 人(至少 1 人会开车),24 小时在岗。“我们没有周末,轮到值班就在站里住,手机24小时开机,哪怕是半夜12点,接警了也要马上起来。”今年25岁的队员陈龙,入职前参加了一个多月的岗前培训,“每天要练‘一带一枪出水操’——30 秒内把水带接好、出水,还要爬 6 米梯、背空气呼吸器跑 100 米,考核不过关就不能上岗。”

  为了保持战斗力,队员的日常训练也不能松懈。根据要求,微站队员每天要完成跑步、力量训练等体能训练,以及水带连接、灭火器使用、救人技巧等技能训练,每月还要赴国家消防救援站接受考核。“我们是离居民最近的救援力量,自己练不好,怎么保护别人?”在高温烈日中训练,被晒得黢黑的陈龙不觉得苦。

上海升级社区微型消防站如何提升战斗力守护火灾救援“黄金10分钟”?(图3)

  “以 3 分钟到场为原则,划定保护范围。” 这是上海微型消防站的核心作战准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个微站都会提前摸排辖区道路、水源、建筑情况,绘制 “作战地图”,明确哪条路能走消防车、哪个消火栓能用、哪个小区有高层。

  实际处置中,微型消防站与国家消防救援力量形成 梯次响应 机制。“市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会把警情同步给辖区国家队和微型站,要是火情较大,我会先到场警戒、勘查火势、疏散人员,待国家队抵达后协同处置。” 王聪聪举例说,今年 5 月,曲阳路某商务楼地下车库起火,微站队员 5 分钟到场后,先用灭火器控制住局部火势,同时引导人员疏散,等国家队到场后,一起连接水源扑灭大火。

  信息共享则让协同更高效。在康健街道微型消防站的值班室里,消防救援站、街道、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发现的信息,比如哪个小区的消防通道被占用、哪个商铺的灭火器过期等,都被及时记录在册。“我们会根据这些信息去巡查,发现问题当场整改,整改不了的就报给街道和消防部门。”康健街道社区微型消防站站长田彬彬说,这种 “提前发现、提前处置”的模式,有效遏制了辖区火灾数量。

  除了应急处置,微型消防站更承担着 防火宣传员隐患排查员”的角色。“我们的职能不仅是灭火救援,还要跟街道工作人员一起开展防火宣传、消防巡查和居民服务。”田彬彬说,微站队员每周定期“走街串巷”,既排查消防隐患,也向居民宣传消防知识。平时,他们也会组织各类便民服务活动。

上海升级社区微型消防站如何提升战斗力守护火灾救援“黄金10分钟”?(图4)

  去年冬天,队员在巡查时发现,不少老人家里的取暖器离窗帘太近,还有的用 “小太阳” 烤衣服。“我们没光说‘不能这么做’,而是帮老人把取暖器移到安全位置,还教他们怎么用更安全。虽然这些不是灭火救援,但能帮到居民,大家对我们更信任了,以后发现火情或者消防隐患,也会第一时间报警告知。”田彬彬说。

  在专业人士看来,上海的升级版社区微型消防站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作为新生事物,在建设和管理中仍面临不少挑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直接关系到这支力量能否长期稳定发挥作用。

  目前,升级版社区微型消防站由属地街镇负责建设和日常管理,消防救援部门负责业务指导,这种双重管理模式容易出现权责不清的问题。此外,微站与社区居民的联动也有待加强。“虽然我们经常宣传,但还是有居民不了解微站,甚至觉得‘着火了找 119 就行,微站没用’。”一名微站队员说。

  到2025 年底,上海除崇明、金山外,基本实现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一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市消防救援部门表示,将通过“统训、统管、统调”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微型消防站的战斗力,成为基层消防安全治理的可靠力量。

  “对上海来说,微型消防站不是‘临时补位’,而是‘长期布局’。” 市消防救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超大城市的消防安全,不仅需要国家队的“重拳”,也需要微型消防站的“巧劲”——前者应对重大火灾、复杂灾害,后者守护社区“家门口”的安全。

  原标题:《上海升级社区微型消防站,如何提升战斗力,守护火灾救援“黄金10分钟”?》

推荐产品
  • 火灾自动报警器 火灾自动报警器
    当探测到烟雾或温度异常时,自动发出警报声,提醒人们及时疏散和应对。九游娱乐的火灾报警器通过国家消防认证,采用先进的探测技术,灵敏度高。
  • 应急照明灯具 应急照明灯具
    用于火灾或紧急情况下的照明,九游娱乐的应急照明灯具具备高亮度、长续航时间等特点,适合安装于各类疏散通道,确保安全。
  • 九游娱乐-平台官方 九游娱乐-平台官方
    岗亭,英文名字为Watch House,字面理解就是岗哨工作的小房子。在车场管理中,岗亭常常也称之为收费亭,是停车场管理人员收取停车费的工作场所,除此以外还可用作小区保安门卫值
  • 消防水带箱 消防水带箱
    专门存放消防水带的专用设备箱,具有防潮、防尘功能。产品采用优质钢材制造,箱体坚固耐用,保证水带在紧急时能够快速投入使用。